龙泉驿绿茵场点燃足球激情与梦想

adminl 10 0

在成都龙泉驿的绿茵场上,足球不仅是运动的代名词,更是一座城市激情与梦想的鲜活注脚。从废弃停车场蜕变的体育文创公园,到承办国际赛事的东安湖体育公园;从社区孩童的第一次触球,到职业球员的奋力拼抢——这片土地以足球为纽带,编织着全民参与的体育生态,诠释着“运动让生活更美好”的深刻内涵。

从闲置土地到活力绿茵:社区足球的焕新之路

龙泉驿绿茵场点燃足球激情与梦想-第1张图片-诺能体育网

龙泉驿的足球故事始于一场“变废为宝”的改造。车城西五路旁,曾因事故车停放而饱受诟病的9亩闲置土地,如今已成为龙华社区体育文创公园的核心——标准足球场上,幼儿足球比赛的欢呼声此起彼伏,200余名孩子在绿茵场奔跑的身影,与昔日的脏乱差形成鲜明对比。社区通过引入专业足球俱乐部,打造“免费+低收费”的公益模式,不仅解决了环境问题,更让足球成为邻里互动、青少年成长的催化剂。

这样的转型并非孤例。龙泉驿区通过盘活城市“边角料”,将体育空间嵌入社区肌理。无论是大面铺子文创集市的多元业态,还是陡沟河畔的再生资源市场改造,都体现了“以体兴城”的创新思维。正如社区党委副书记韦生富所言:“老百姓有需求,土地有价值,合作有收益——这是一举多得的共赢。”

赛事经济与城市名片:高端场馆的聚光效应

龙泉驿绿茵场点燃足球激情与梦想-第2张图片-诺能体育网

东安湖体育公园的建成,将龙泉驿的足球激情推向国际舞台。这座拥有4万座主体育场的“一场三馆”综合体,不仅承载了成都大运会体操、游泳等赛事,更成为触式橄榄球全国分区赛、航空模型全运会选拔赛等高水平赛事的举办地。2024年全国触式橄榄球分区赛期间,300余名青少年运动员在湖畔绿茵场角逐,彩烟升空与激烈拼抢交织,展现了赛事与生态的和谐共生。

场馆的“后大运时代”运营同样精彩。通过“体育+”模式,东安湖已举办50余场大型商业演出,带动周边酒店、旅游、文创产业成链发展。数据显示,龙泉驿酒店入驻率跃居成都区县第二位,体育场馆的多元利用成为区域经济的新引擎。正如赛事承办方所言:“东安湖的绿茵场,是放飞青春活力的最佳舞台。”

从草根到职业:足球人才的培育沃土

在灵龙小学的球场上,一场特别的“亚足联女足日”活动点燃了女孩们的足球梦想。女孩们与校长同场竞技,专业范儿的射门引发全场沸腾。这所“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”通过班级联赛、足球韵律操、校本教材等特色课程,培养了众多后备人才。家长们的态度从观望变为支持:“让孩子享受足球的乐趣,比分数更重要。”

龙泉驿的足球青训体系覆盖全年龄段。区足协定期举办国家三级裁判员培训班,2025年最新一期课程在东风渠绿道公园开展,通过理论实践结合的教学,为基层赛事输送专业人才。而新都区三河村“足球第一村”的案例更令人瞩目:依托“宝柚杯”农民联赛,这里走出过国家少年队球员,村民教练马忠羽带领的业余队伍甚至斩获全运会群众组全国第四。

文化融合与产业创新:足球撬动的多元生态

足球在龙泉驿不仅是竞技,更是一种文化符号。三河村将柚子树与足球场并置,打造“农业+体育”的乡村旅游模式。每年300余场赛事吸引10万人次观赛,村民王学光感慨:“现在家门口就能卖柚子,价格翻倍!”足球主题民宿、斯诺克训练基地等衍生业态,让村庄年收入超35亿元。

这种创新同样体现在赛事IP打造上。龙泉驿区第39届桃花节足球邀请赛、东进杯足球赛等本土赛事,将自然景观与体育精神结合。而“绿道运动生活嘉年华”则联动德阳、眉山等周边资源,构建“赛事+消费”的立体场景,2025年预计带动百万人次参与。正如策划者所言:“我们让运动成为节日,让绿茵场成为幸福的载体。”

绿茵场上的城市未来

龙泉驿的足球故事,是一部关于激情与梦想的微观史诗。从社区改造到国际赛事,从孩童启蒙到产业振兴,这片绿茵场见证了城市更新的智慧、体育精神的传承和全民共享的温暖。当东安湖的晚霞映照在踢球少年的笑脸上,当三河村的柚香混着草坪的气息弥漫——足球在这里,早已超越胜负,成为一座城市向上的力量源泉。

标签: 龙泉驿 绿茵场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